第37節

  他頹然倒下,奄奄一息,命懸一際。翌日夜間,他似迴光返照,又有了精神,把阿洛叫來,給她一卷文書,說:「這是我留給你的宅地財物,你收好了,待我身後一件件驗取清楚,別被他們騙去了。」
  阿洛展開看看,吃了一驚:「這麼多……你……你不怨我嗎?」
  崔瑋苦笑:「我用你不想要的東西買你半生,已然賺足。」
  阿洛嘴唇動了動,但終究沒說出什麼,最後拋開文書,伏在他身上,像個小孩般「哇哇」大哭起來。他撫著她的背,想出言寬慰,但已無力開口。
  阿洛哭累了,就這樣伏著小寐,崔瑋也閉上眼,但覺魂魄即將出竅而去,忽想起一事,又勉力睜開眼。
  「阿洛。」他摘下幾乎佩戴了一生的玉墜,輕聲喚她,「阿洛,這個玉墜給你吧。你好好收著,它會像我一樣看著你,繼續照顧你。」
  「不用了。」阿洛抬起頭,帶著一種從未出現在她年輕的臉上的冷靜神情,以另一個他熟悉的溫柔聲音緩緩道,「你的一生,我已經看見了。」
  崔瑋悚然大驚,盡全力坐起瞠目再看,卻見阿洛依舊伏在床沿闔目而眠,似乎並未動過。
  他盯著她深看半晌,忽然想起,這年的她恰好是二十二歲。
  前塵往事如潮湧來,他不堪重負地坍倒在床頭,緊握在手心的玉墜似乎燙得像一塊炭。
  「是不用了。」一滴淚從闔上的眼中流出,滑過他眼角時光雕刻的滄海桑田,他喃喃說出最後一句話,「你的一生,我也已經看見了……」
  香夭
  文/驚鴻
  一、翠雲
  李可及孤身一人,深一腳淺一腳地行走於樊川幽林中,曲折婉約的溶溶月光繞過浮雲飛花,如沙如水般輕盈滑落,宛若醉酒的美人軟倒在情郎懷抱裡,在疏離枝葉、遍地蔓草上閃爍著點點細碎的銀光。水霧中裹挾著淡淡的異香,浸潤他的衣衫。因為黑暗,一切有形質的景物都退讓給了這虛幻的光影,無水而煙波浮動,無人而空谷足音。
  節氣已經入秋,夜氣清寒,他卻因為急切走得渾身燥熱,反是覺得連這絲絲的鬼氣都無限曼妙。只因那時的他,還是鹹通十一年凶肆中唱輓歌的伶人李可及,不是後來貴比王侯的威衛將軍李可及,也不是光啟年間遠走邊荒的罪人李可及。日日參加喪禮,太多的死亡倦怠了他對生命的敬畏。
  他的步伐終止於林陰深處一座古舊的破廟,繚繞盤旋的霧氣,使得古廟遠遠望去好似燃著香的博山爐。文公寺的木門「吱呀」一聲打開,開門的和尚空照十分年輕,眉目清華秀逸,淡笑道:「李兄是信人。」
  李可及笑道:「為何定要我夜中來?」空照笑道:「他人應已睡,轉喜此景恬。茶淫詩孽,還是趁佛祖睡了安心些。」李可及笑著抹去額上的汗水,最讓他傾心的,便是空照的灑脫不羈。
  李可及困居長安兩載,空照算是他唯一的朋友。身為窮困的歌伶,在這繁華到底也炎涼到底的長安,似乎只有山水才是最廉價的消遣。他煩悶時便徘徊於風景優美的樊川山林,那一日口渴,想入寺討杯茶喝,卻因為囊中羞澀衣衫敝舊,無顏進恢弘盛大的寺廟,在偏僻處尋得這座小小的文公寺。寺中只有一個年輕的僧人空照,李可及難得在浮世喧囂中尋到這樣一處不染富貴的蘭若、一個不染富貴的僧人。每每心情抑鬱時,便來此傾訴抱怨。上次臨別時,空照叮嚀他今晚入夜後再來。
  煮茶的泉水在甌內沸騰,如魚目,如連波。李可及又開始念他不甚新鮮的苦經,不過還是那些事,皇帝的愛女同昌公主病死了,皇帝悲痛欲絕,徵集三千歌伶,於元宵公主葬禮上唱輓歌。當今皇帝喜愛聖樂,多少伶人因此而獲富貴,他一手琵琶一副歌喉技壓長安,定然勝過當年王摩詰的《郁輪袍》,卻無錢打點教坊官。空照淡淡地笑著煎茶,未必在聽,李可及也覺得無妨,這個亂世誰也不是誰的救贖,有人傾聽,便是慈悲。
  待三品飲畢,李可及的傾訴也心滿意足地結束,空照卻反常地有了回應,他抬起頭靜靜凝望著李可及,目光中是少有的幽冷銳利。李可及詫異道:「怎麼?」空照神色肅然,道:「我早知你有富貴之相,今日得了我佛指點,有一場大富貴將落你身。」李可及笑道:「你也玩裝神弄鬼的那套……」空照卻不笑,他站起身淡淡道:「隨我來。」
  李可及心中疑惑,跟在空照的身後向後堂走去,他從未逾越這一條甬道,那毫無光線的黑暗原本就是禁止的意味。甬道盡處是一間尋常的居室,空照在前開了門,一股清芬又馥郁的奇香奔騰而出,霎時充盈了李可及的天地。
  那香味與他時常在佛堂聞到的檀香不同,清芬甜膩中又藏著淡淡的辛辣,沁入身周毛孔,令他目眩神迷。他茫然地站在門口,不敢再舉步。室內陳設極為簡素,唯一的金彩之色,來自一張香案上的香具,一隻鎏金臥龜蓮花香爐靜靜地焚燒,兩隻金寶子分侍左右。
  不可思議的是,那盈盈上升的縷縷煙篆,竟然化作一片縈繞不去的翠雲,如一道縹緲朦朧難以逾越的帷幔屏風,如林中閃爍明滅的月華,便氤氳出無邊繁華的蓬萊仙宮。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他真的在杳杳香雲中看到了仙子。翠雲之後的小榻上半臥著一個女子,她通身縞素,面上亦無任何胭脂花子作妝飾。他依稀只覺這女子非常美麗,卻因為繚繞的香煙和蒼白的容顏,讓他覺得分外恍惚。他距離她不過幾步距離,卻被那層香煙隔成了海市蜃樓,麻衣如雪的女子有一種虛弱的媚態,宛若朝生暮死的蜉蝣,因為短暫,淡遠的美麗愈發讓人驚悸。
  香煙後的女子緩緩抬起頭,輕輕頷首:「李郎辛苦。」
  聽得她口吐人言,李可及禁不住雙膝又是一哆嗦,不知是否要下拜。他只覺這女子便是林霧山嵐結成的精怪,這一抬首間,她眼中的幽冷實在不似活人,也不似眼含慈悲的菩薩。他顫聲問向空照:「這是……」
  空照不語,只是望著榻上女子,李可及竟是頭一次在他眼中望出了悲哀與依戀。女子的聲音也如香煙一般縹緲輕盈:「聞君雅善歌拍,妾有《歎百年》曲譜一套,君習得後獻於皇帝。皇帝此時正為愛女傷心,曲蒙帝賞,自有富貴逼人。」
  她提及皇帝的語氣頗為漫不經心,無絲毫敬畏之意。
  她緩緩挪過枕邊琵琶,橫抱在懷中,漫不經心地撥彈。如同一盆冷水兜頭潑下,李可及倒抽一口冷氣,他自是方家,幾個攏捻後便聽出女子指上力道太弱,數個音都彈滑了。可這絲毫未曾削弱樂曲百轉千回、哀婉欲絕的情思,那如泣如訴的調子撕開他心中前世今生的傷痛,任由塵封的傷口在夜中汩汩流血。原來斷腸便是愛別離、求不得、生死大限。他似是看到了殘月照幽墳,愁凝翠岱雲,他唱了一年的輓歌,頭一次聞樂淚下。
  未及曲終,女子似乎力有不逮,無以為繼,幾個凌亂的錯音滑出,左手軟軟垂下。淚流滿面的李可及忍耐不住,掩面失聲痛哭。女子待他哭聲稍歇,微微喘息著道:「妾藝鄙陋,不能曲盡其妙,樂譜歌詞,一併奉上,憑君技藝,必能打動皇帝。」
  空照不動聲色,取過案上一卷白麻紙交給李可及,李可及生恐自己的眼淚玷污了曲譜,胡亂用袖子擦了一把淚,顫聲道:「多謝仙師厚賜,只是李某家中潦倒,進奉無門,不知如何才能上達天聽。」
  女子似乎早料到他會有此一問,淡淡道:「江淮進奏官進奉的千匹繚綾,寄存在大安國寺,上等吳綾一匹可值錢百貫,君可憑此結交宮中採訪使,採訪使為神策軍左中尉養子,左中尉可舉薦你入宮中教坊。」
  李可及大吃一驚,所謂進奉,便是地方節度使為了邀寵求晉陞,將盤剝來的地方財富獻給皇帝。進奉不是賦稅,不入國庫,專供皇帝自由使用。他不可思議地道:「上供之物,如何取來?」
  女子微微蹙眉,似乎這鄙俗的話題玷污了她,她只是輕輕抬了一下手,空照從香案上取過那只貯香的寶子,交給李可及道:「這是瑞龍腦,天子常用之香。」
  李可及望著空照,他的瞳孔漸漸收緊,一顆心幾乎要跳出腔子。這一縷香煙將原本恬然安適的文公寺變成了火海地獄,他看見那熊熊的烈火已經在身周騰起,天子的常用之香,進奉貢物的寄藏之處,那揉碎人肝腸的樂曲,讓李可及渾身顫抖,他不敢接,後退一步喃喃道:「她是誰,你又是誰……你們到底要我做什麼?」
  翠煙後的女子聲音仍然輕柔,語氣卻已冷如冰雪:「你聽我指點,今日贈你龍腦、曲譜,一年內,許你位至公卿。」
  一個時辰後,李可及冷汗淋漓,終於逃出了這雲蒸霞蔚的暗室。空照望著他的背影,輕輕歎了口氣,轉過身來,女子已經緩緩躺下。她放落身子的動作緩慢,帶著歌余舞倦的媚態,彷彿一朵蒼白的朝顏在薄暮中靜靜閉合。她的面容太過寧靜蒼白而少了生氣,如同他將她從棺槨中抱出來時。
  空照在榻邊坐下,不同於香爐中的氣息,那股甘遠的清甜來自女子的身體,他愛惜地撫著她毫無血色的面頰:「原說我來交代他就好。」
  女子輕輕將臉頰在他掌心蹭著:「我不願你為惡。」
  空照道:「自我遇見你那一日起,便諸般罪孽皆有,不差這一樁。」
  女子的神情有些黯然,換了話題:「我這個樣子,是不是嚇著了他?」空照微笑道:「誰會嫌棄富貴?」女子道:「人為財死,便是如我一般。百年之中,總想要那麼多東西,總以為會忍受那麼多的苦楚,誰想到百年,一爐煙的工夫,也就過去了。」
  空照忽然覺得一陣悲愴,為自己,也為她,更為那數十里外的三百多座荒墳,為這葬送了他們青春的家國。他俯下身來,埋首女子廣袖中,在他依戀不捨的幽香中、在如同地獄一般的黑暗中低聲啜泣。
  二、龍腦
  幾日後,大安國寺來了三位香客,其中一人體貌豐偉衣飾華貴,衣衫上氤氳著濃郁的香氣,另兩個白皙少年是家奴。他們正觀賞寺中佛像時,進來兩個乞丐乞討,主人出手豪闊,多予施捨。不一時那兩丐去而復返,又引來許多乞丐,主人捨盡身上財物猶有未得者,便問寺中僧人:「寺中有何物,可借我一用?」
  僧人原本未曾允諾,小僕卻急忙向他使眼色,僧人心中一驚,驟然想起民間盛傳天子喜歡微服私訪。大安國寺雖毗鄰皇宮,但會昌滅佛時被毀,鹹通十一年方重建未久,僧人入宮幾次,卻還未來得及見到皇帝。僧人仔細看看來客,見他容貌氣度頗有威儀,身邊那兩個僕從面白無鬚,疑似宦官,心中已有了幾分忐忑。他又仔細嗅嗅來客身上的馥郁香氣,更是驚駭,這正是他進宮時在妃主殿中聞到的珍貴瑞龍腦香。僧人得知自己遇到真龍下降,受寵若驚,連忙回稟:「櫃內有人寄綾千匹,唯命是聽。」
  僧人開啟藏室,一眾乞丐紛紛抱綾而去。小僕對僧人說:「明日一早,於朝門相見,我引你入內,報償必厚。」客人騎馬施施然而去,一寺的僧人誠惶誠恐,歡喜雀躍,自第二日起大安國寺僧便等候於宮門,卻一連數日杳無所見,終於恍然大悟,那豪客、小僕、乞丐,不過是一個設計精巧的騙局。
  直到那批精美絕倫的繚綾擺在了李可及的面前,他被那流光溢彩的花色紋路照耀得頭暈目眩,提了幾日的心終於放落,冷汗涔涔只想對著文公寺遙遙叩拜。女子篤定地告訴他,大安國寺建成不久,地位雖高,寺中僧人卻還無緣得見皇帝真容。用一個假皇帝誆騙皇家寺院的僧人,原本與尋死無異,然而她的神機妙算通了巫,真的能將天時地利掐得那般準確。
  李可及將五十匹綾給了那假扮皇帝的遊俠,五十匹做了那些乞丐的賞錢,打發他們離開長安,遠走江湖。僧人是出不得長安的,這些人一旦出城,便是海闊魚躍天高鳥飛,再無任何線索可查。
  他又依照寺中女子的指點,在西市與胡人交易,一匹綾對十兩香料的價格,換取大批上好的鬱金香與檀香。胡商原本入中原便是以香料換取大唐的絲綢,得了如此珍寶,自然收拾行裝回國,這批繚綾便徹底從長安絕跡。
《奇情寐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