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正午。我穿著一身乾淨的新衣服。它們是我在那災難性的流浪最後一天買的,是柔軟的長袖白色套頭衫和流行的褪色藍工裝褲。我倆在劈啪作響的壁爐火前擺上一頓「野餐」。地毯上鋪一塊白布,我倆坐在上面共進遲到的早餐,莫約則在廚房地板上以它的方式大吃大嚼它的早餐。又是法式黃油麵包、桔子汁、煮雞蛋,切成大塊的水果。我大口吃著,不顧她警告我病還沒完全好。我已經基本上痊癒。連她的數字小體溫表都這麼說。
  我應該出發去新奧爾良。如果機場開放,我大概入夜時就會到那兒,但我現在還不想離開她。我向她要了點葡萄酒。我想與地聊天,我想瞭解她,我也害怕離開她,害怕她不在身邊的孤獨。坐飛機旅行使我心裡感到恐懼。再說,我也喜歡與她作伴。……
  她正在滔滔不絕講她的傳教生活,說她從一開始就十分喜歡這項活動。她先在秘魯待了幾年,然後到中美洲北部的尤卡坦半島。她最近一次使命是到法屬圭亞那的叢林地帶,那裡全是原始的印第安人部落。具體地點是聖瑪格麗特-瑪麗,是距離聖洛朗鎮不遠的一個地方,乘機動船沿著馬羅尼河逆流而上,行走六個小時就到。她和其他修女修整那裡的水泥小教堂、白牆壁的小型學校校舍和醫院。她還經常做些傳教之外的善事,直接到村民中去幫助他們。她說她很熱愛這項工作。她向我展示一大堆照片,都是些長方形的小彩照,上面有傳教團住的粗糙的小房子,有她和其地修女住的房間,有主持彌撒的牧師的房子。相片上的修女沒有一個戴面紗或佩載宗教飾物,她們全都穿卡其布或白棉布服裝,頭髮都披散著,她說她們都是真正做事的姊妹。這些相片中也有她本人,神采奕奕、喜氣洋洋,毫無現在的沉思默想和鬱鬱寡歡。在一張近鏡頭韓昊,她被一群紅臉龐的印第安人簇擁著站在中間,背景是一座奇形怪狀的小建築,牆壁上有一些花稍的雕刻裝飾。在另一張照片,她正在給一位像鬼魂般的老翁打針,對方坐在一張塗得花花綠綠的直背靠椅上。她說多少世紀以來,這些熱帶叢林村莊裡的生活一直沒有改變。這些人早在法國和西班牙人踏上南美洲的土地之前就世代居住在這裡。很難讓他們相信護士、醫生和牧師。她本人倒不在乎這些土著是否聽懂她們的布道和祈禱。她在乎的是預防接種和受感染傷口的消毒。她在乎的是把斷手斷腿走好位,好讓傷員不致於終生殘廢。所以,他們當然希望她回去。他們已經做到很理解她的這次請假。他們需要她。她的工作在等著她去做。她給我看我已經看過的那份電報,釘在浴室鏡子上方的牆上。
  「你想念他們,這很顯然。」我說。
  我正在觀察她,想見到內疚的神色顯現在她臉上,以表示她對我倆剛做過的那事感到後悔。但她並沒做這樣的表示。她對那封電報好像也沒感到有什麼不安。
  「我當然要回去,」她說。「這聽起來也許荒唐,但剛開始時我也很不願離開。可是貞操這個問題——它早已成為毀滅我的陰影,纏上我,讓我擺脫不了。」
  我當然理解她。她睜大眼睛平靜地看著我。
  「現在你也知道了,」我說,「是否與男人睡覺真的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是不是?」
  「也許吧。」她淡淡微笑了一下說。她顯得真怪,坐在毛毯上,兩腿拘謹地併攏歪靠向一邊,頭髮披散,在這房間裡看上去比在她的所有照片裡都更像被著面紗的修女。
  「它是何時纏上你的?」我問。
  「你認為這很重要嗎?」她反問。「即使我講了,你也不會誇獎我的故事。」
  「但我想知道。」我說。
  她在芝加哥的布裡奇波特區長大,父母分別是信仰天主教的教師和會計師,她很小就展現出很有彈鋼琴的天賦。為此全家人犧牲一切,給她請個著名的鋼琴教師。
  「你知道,這是自我犧牲,」她又微微笑了一下說,「從一開始就是。不同的是,那時是音樂,而現在是醫護。」
  但即使在那時,她也是個篤信宗教的孩子,整天讀聖徒傳,幻想當個聖人,長大後到國外去傳教和工作。那位神秘的聖羅絲-德-利瑪尤其讓她著迷。聖馬丁-德-波雷斯——他更多是在全球範圍內工作——也是如此。還有聖麗塔。她希望有一天能去救治麻瘋病人,能找到一種充滿激情和英雄主義工作的人生。她還是個小女孩時,就在她家房子的後面蓋一座小禮拜堂。她常在裡面,跪在十字架前,一跪就是好幾個小時,盼望耶穌的傷口(聖傷痕)會在她的手腳裡展開。
  「我對這些聖經故事非常當真,」她說。「對我來說,聖徒都確有其人。當英雄的可能對我來說真的存在」。
  「英雄主義。」我重複這個詞。不過這是我對它的理解,與她的大相逕庭。但我沒打斷她的敘述。
  「後來,彈鋼琴似乎和我的精神世界衝突起來。我想犧牲一切幫助別人,這就意味著放棄鋼琴,首先是放棄鋼琴。」
  我聽了這很傷心。我覺得她並不常講自己的往事,所以她講的時候聲音非常壓抑。
  「可是你彈琴時給別人帶來快樂,這又怎麼講呢?」我問。「這不也是很有意義的事麼?」
  「現在我可以說確是這樣,」她說,聲音更加低沉,艱難地緩緩說出。「但那時呢?我也沒把握。我那時覺得自大概不是彈琴的料。我才不想表演,雖然我不介意讓人聽見。她看看我,臉有點紅。要是我躲在教堂樓箱或布幕後面彈琴,我也許就不害怕。」
  「我懂,」我說。「是有許多人都像你這樣害羞。」
  「可是你不害羞,對吧?」
  我搖搖頭。
  她解釋說,讓她穿著白花邊裙當眾演奏特別難受。為了取悅她父母和老師,她只好這麼做。參加各種比賽簡直是折磨。但她差不多每次都奪冠。等她到十六歲時,她的彈琴已經成為全家人的事業。
  「那音樂本身呢,你喜歡嗎?」
  她想了一會兒,說:「音樂讓我非常入迷。當我一個人彈琴時……沒有人在旁邊看著我,這時我完全陶醉在音樂裡,就像吃了迷幻藥一樣,音樂簡直可以說是……情慾的。旋律有時讓我沉醉不醒。它們不斷在我的腦海響起。我彈琴時忘記了時間。現在我聽音樂時還總是振奮或陶醉。你在我這兒見不到收音機或錄音機。現在我連這些東西都不敢放在身邊。」
  「但你為什麼排斥自己的這種需要呢?」我看著周圍。房間裡也沒有鋼琴。
  她不在乎地搖搖頭,說:「你沒看出音樂的效果對我太強烈了嗎?一聽音樂我就把別的事都忘記。這樣我就做不成事了。也就是說,中斷日常生活。」
  「果真如此嗎,葛麗卿?」我問。「對我們這樣的人來說,如此強烈的情緒體驗本身就是生活!我們追求狂喜。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我們超然物外,擺脫所有苦惱、卑微和勾心鬥角而昇華。我當年活著時就是這樣過的;現在也是這樣。音樂!」
  她思考著我的話,表情平靜而放鬆。當她再開口時,聲調平靜而堅定。
  「我要的還不止這些,」她說。「我需要更有建設性的東西,看得見摸得著。換句話說,當別人都在忍饑挨餓生病受苦時,我可不能享受這種快樂。」
  「可是世界總會包括這些苦難。而人們照樣需要音樂,葛麗卿,他們像需要護理和食物那樣需要音樂。」
  「我不知道是否贊同你。其實我敢說我不能苟同。我必須奉獻畢生來減輕別人的苦難。其實我以前與別人也爭論過許多次這些問題。」
  「哈,結果放棄音樂選擇了護理,」我說。「這對我來說難以理解。當然護理也很好。」我難過和困惑得說不下去。「你是怎樣做出選樣的?」我又問。「你家裡人沒有阻止你嗎?」
  她又解釋開了;她十六歲時,母親病倒了,一連數月無法確定病因。她母親是貧血,持續發燒,最後顯然快要支撐不住了。各種檢驗都做過,醫生們也無法解釋。大家都覺得她母親要死了。一時間家裡的氣氛非常沉重和悲傷。
  「我祈禱天主讓奇跡發生,」她說。「我發誓,天主若能讓我媽病好,我寧可這輩子再也不碰一下鋼琴。我發誓一得到允許就進修道院,好把畢生貢獻給護理病人和垂死者的事業。」
  「那你媽媽痊癒啦?」
  「對。不到一個月她就徹底好了。她現在還健在。她退休了,但在孩子們放學後輔導他們,在芝加哥一個黑人居住區的一所靠街的房子。從此她就再也沒有生過病。」
  「所以你就信守諾言嘍?」
  她點點頭。「我十七歲就進了傳教修女團,然後他們送我上大學。」
  「你也信守再也不摸鋼琴的誓言?」
  她又點點頭。她臉上絲毫沒有後悔,也不急切想讓我理解或贊同她。事實上,我知道她看出我很遺憾和悲傷,這倒反使她有點可憐我。
  「你在修道院裡快活嗎?」
  「哦,是的,」她略微聳聳肩回答。「你難道看不出來?像我這樣的人過不了普通人的生活。我一定要做點艱難的差事。我一定得冒險。我之所以進這個教派,就是因為他們的傳教活動是在南美洲最偏遠危險的地區進行。我無法形容自己多麼熱愛那些熱帶叢林!」她的聲音變得低沉而急促。「對我來說,它們還不夠熱烈危險。有時候我們全都勞累過度疲憊不堪,因為醫院擠滿病人,生病的孩子們只好在戶外的窩棚裡臨時搭床住下,或躺在吊床上。我忙壞了!沒辦法形容。連停下來擦把汗洗洗手喝杯水的功夫都沒有。那時我就想:我是活著的,我在這裡忙有意義的事情。」
  她又微笑了。我說:「這也是一種刺激,與彈奏音樂截然不同。我明白兩者的根本區別。」
  這使我想起大衛對我講他年輕時生活的話。他也在冒險中尋求刺激。不同的是,她在完全自我奉獻中獲得快感,而他在巴西研究神秘現象中得到冒險的刺激,她追求的是把健康帶給成千上萬貧困的民眾這種嚴酷的挑戰。這使我深感不安。
  「當然這裡面也有虛榮心,」她說。「虛榮心一向是我的敵人。所以我才對我的……我的貞操問題深感苦惱。我為我的清白感到自豪。可是,你也看到,連像我這樣回到美國本身也是個冒險。我一下飛機就感到恐懼,因為我意識到我置身在喬治城,假如我願意,誰也無法阻止我和一個男人在一起。我想我是出於恐懼才出來到醫院找事做的。天主曉得,自由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這我能理解,」我說。「可是你家對你發誓放棄音樂作何反應?」
  「當時他們不知道。我沒告訴他們。後來我說我要響應主的召喚。我不屈服,為此家裡也爭吵不斷。畢竟,為了我能上得起鋼琴課,我兄弟姐妹都穿著舊衣服。他們反對,這並不奇怪。即使在虔誠的天主教家庭裡,女兒出家當修女也不會總受到家長舉雙手贊成。」
  「他們對你的才華夭折感到難過。」我平靜的說。
  「是的,他們很惋惜。」她稍微揚揚眉毛說。她顯得多麼坦然,這些話說的一點也不冷酷和勉強。「可是我眼裡另有一番景象,遠比一個少女在音樂會舞台上從琴凳上站起來,接受別人獻花來的重要。過了很久我才把我的決定定告訴他們。」
  「幾年之後嗎?」
  她點點頭。「他們瞭解我。他們也看見了奇跡發生,他們能有什麼辦法?我對他們說,我比所有我認識的進修道院的女孩都幸運。我從天主那兒獲得清楚的昭示。她為我們大家解決所有的矛盾衝突。」
  「你也相信這?」
  「對,我信,」她說。「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不是真的這並不重要。如果大家都信,你也應該信。」
  「為什麼?」
  「因為你也讀到宗教真理和宗教觀念,而且你也清楚它們重要,即便它們只是些比喻也罷,這就是你在昏迷時我從你嘴裡聽到的。」
  我歎了口氣,「難道你再也不想彈鋼琴了?難道你再也不想找個空蕩蕩的禮堂,舞台上有架鋼琴,你坐下來就彈嗎?」
  「我當然想。但我不能這麼做,也不會這麼做。」她的微笑很甜美。
  「葛麗卿,從某方面來講你的故事可以說是個悲劇,」我說。「怎麼,作為篤信天主教的一個好女孩,你居然不能看到你的音樂才華正是天主賦予的麼?你看不到這天賦不應被荒廢嗎?」
  「我知道這是主給予我的,但你沒看見嗎!在路上有個岔口,只有犧牲鋼琴才使我得到天主的機會,以一種特殊方式為主服務。萊斯特,與具體幫助干百受苦大眾比較,彈鋼琴又算得了什麼呢?」
  我搖頭。「我認為音樂同樣重要。」
  她想了很久才回答,「琴我是彈不下去了。也許我是利用母親的生病,我也不知道。我只能當個護土吧。沒有什麼別的出路。事實很簡單!面對世界上的災難不去救助,我就無法活下去。當別人受苦受難時,我不能心安理得地追求舒適和快樂。我不知道居然有誰能視若無睹。」
  「葛麗卿,你肯定認為單靠你自己不能把這一切都改變。」
  「不能。但我能靠我的一生來影響許許多多別人。這才是重要的。」
  她的經歷使我很不安,我再也坐不住。我站起來,活動僵硬的四肢,走到窗子前,注視外面的雪景。她倘若是個可憐的精神殘疾者,或是個極端矛盾衝突、情緒不穩的人,那我可以很容易不去計較。但她說的做的好像都很有理。我發現她幾乎深不可測。她使我感到陌生,就像許多年前我的人類朋友尼古拉斯那樣。倒不是因為她與他相像,而是因為他的憤世嫉俗、冷嘲熱諷和離經叛道,包含著一種自我克制或自我放棄,使我無法真正理解。我的尼克充滿明顯的古怪和偏激,但仍從刺痛他人的行為中獲得滿足。
  泯滅自我,這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我轉過身來。她正在注視我。我再次明顯感到,無論我對她說什麼都無關緊要。她並不需要我的理解。從某種角度說,在我這麼漫長的一生中,她是我邂逅的最堅強的人之一。怪不得只有她才會把我從醫院領回自己家,換一個別的護土,根本不會背上這麼一個負擔。
  「葛麗卿,」我問,「你就從來不怕你的生命正在白白浪費嗎?你難道沒想過,即使你離開人世很久之後,疾病肆虐、窮人受苦仍會繼續下去,而你做的一切於大局根本就是毫無意義嗎?」
  「萊斯特,」她說,「這個所謂的大局才毫無意義。」她兩眼圓睜,目光明澈。「只有從小事做起才是全部意義所在。在我死後,疾病和苦難當然還會繼續下去,但重要的是我已經盡全力。這就是我的成功,我的光榮。這就是我對主的響應,我的虛榮。這就是我所說的英雄主義。」
  「可是,親愛的,這種情況只有在做紀錄時才行得通。也就是說,只有上帝批准你的決定,或你的行為將得到獎賞、至少得到擁護時,你的英雄主義才成立。」
  「不對,」她說。接著又字斟句酌地說下去:「怎麼做都是為主服務。請考慮一下我說的話。我現在說的顯然你覺得很新鮮。或許這還是個宗教秘密呢。」
  「怎麼講?」
  「有多少個夜晚我都躺在床上睡不著,清醒意識到那個天主也許不存在,我每天在醫院裡見到的那些生病的兒童看來永遠得不到賜福和拯救。我想起那些古老的議題——天主如何能救治得了生病的孩子?杜思妥也夫斯基問過這個問題。法國作家阿爾伯特-卡繆也問過這個問題。我們自己也常問這個問題,但這個問題最終並不重要。上帝也許存在,也許不存在。但苦難卻是實際存在的。它絕對真實,無論如何否認不了。而這其中就有我的承諾,也是我信仰的核心,即對這種現狀我得做點什麼!」
  「可在你去世的時刻,如果沒有天主……」
  「那就沒有好了。反正我知道自己已盡我所能,現在可以撒手人寰了。」她聳聳肩說。「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同。」
  「所以你對我們倆一起上床不感到內疚。」
  她想了一下。「內疚嗎?正相反,我一想起這段經歷就感到幸福。你還不清楚你為我做了什麼嗎?」她頓了一會兒,眼睛裡慢慢充滿了淚水。「我來這兒就是要見到你,和你在一起。」她的嗓音混濁了。「現在我可以回去繼續傳教了。」
  她垂下了頭,慢慢恢復了平靜,目光又變得清澈了。她昂起頭說:「當你談起造就那個女孩克勞蒂婭時……當你談起你把你母親卡布瑞帶進你們的吸血鬼世界……你其實是在談到達某種境地。可否把它稱為超脫或昇華呢?當我工作直到死在傳教地醫院裡,我也超脫了,我超越懷疑和我內心的某種……某種無奈和陰鬱的東西。也許吧,我也不知道。」
  「無奈和陰鬱——對,這就是問題所在,是不是?而音樂並沒有把這些驅走。」
  「不,驅走了,但它錯了。」
  「為什麼錯了?彈鋼琴有那麼多好處,怎麼是錯了呢?」
  「因為它使我無法為別人做足夠的工作,所以錯了。」
  「不,演奏給人們帶來歡樂,它娛樂人們。」
  「娛樂?」
  「對不起,我大概選擇錯誤的表達方式。你在履行天職時完全拋棄了自己。而當你彈琴時,你才找回自我——這你難道不清楚?你是葛麗卿,獨一無二的葛麗卿!這正是演奏能手一詞的含義所在。但你卻要丟棄自己。」
  「你說的有理,但音樂不是我服務天主的方式。」
  「噢,葛麗卿,你真是把我嚇壞了!」
  「但我不該嚇壞你。我並沒說別的方式就是錯的。如果你用你的音樂造福你講過你當過短期的搖滾歌手——那音樂就是你能造福的手段。我造福自有我的方法,如此而已。」
  「不,你有某種嚴重的自我否定。你渴望愛情就像我夜夜渴望飲血一樣。但你卻在用護理別人來懲罰自己,否認自己的性慾,扼殺自己對音樂的熱愛,拒絕世上所有類似音樂的好事。你確實是個高手,是自我受難的高手。」
  「萊斯特,你錯了,」她笑了一下,搖著頭說。「你知道這不是事實。這是你對像我這樣的人的想當然爾,萊斯特,聽我說,如果你對我說的全是實話,那豈不是說,你是按照這個事實特意來見我的嗎?」
  「為什麼呢?」
  「過來坐下跟我聊。」
  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猶豫,為什麼膽怯。但我還是回到壁爐那兒,在她對面盤腿坐下,身體向後仰靠在書架上。
  「你沒看到嗎?」她問。「我是代表一條相反的道路,你不曾考慮過的一條路,而這條路或許能給你帶來你求之不得的慰藉。」
  「葛麗卿,你根本就不相信我自我介紹時講的全是實話。你無法相信。我也不指望你相信。」
  「我當然相信你!每句話我都信。這些事實本身無關緊要。你尋找的東西正是那些聖徒在拋棄常人生活後尋找的東西,是他們在一頭撞入基督行列後尋找的東西。不要介意你不信仰基督,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至今為止你仍生活在水深火熱,痛苦到發瘋的地步,而我指出的道路會給你提供另一種選擇。」
  「你在向我傳教嗎?」我問。
  「當然。難道你還沒看清形勢嗎?你降臨這個人體,你落入我的手中,你給了我我需要的愛。可是我給你什麼呢?我對你意味著什麼呢?」
  我剛想說話,她抬起一隻手制止我。「行啦,別再扯什麼大局不大局了。也別問上帝是不是真存在了。考慮一下我說的這些。我說這些不僅為我,也為你。想想你在做鬼時殺害了多少條性命?而我又在傳教中實際搶救了多少條生命?」
  我本想立刻否定這種可能,但轉念一想,我還是一言不發再等等,再考慮一下。那恐怖的念頭又出現了,我大概找不回來我那具有超自然威力的身體了,我大概要穿著這副人體度過一生了。我若是抓不到那肉體竊賊怎麼辦?我若是無法讓別的吸血鬼幫助我怎麼辦?那樣的話,我說過我想要的死亡就會適時降臨我的頭上。我已從不死掉進必死,從時空無限退居到時空有限。
  而且,倘若這是事先設計好的怎麼辦?倘若這是命中注定的怎麼辦?我是否要像葛麗卿那樣,把全部身心貢獻給為他人服務,以此了卻我的凡人一生呢?設想我跟她一道回到熱帶叢林傳教會怎麼樣?哦,當然不是以她情人的身份去,顯然她注定受不了這樣的事。但我若是作為她的助手去呢?我若是把我的凡人一生也套進自我犧牲的模式呢?
  我再次強迫自己保持沉默,等等看再說。當然,我這兒還有一手她一無所知我能給她的神聖使命(或類似使命)添加上一筆巨大的財富。這筆財富雖然大得讓許多人計算不過來,我卻能隨手拈來。我能站在很高的角度看清它的局限和作用。用這筆錢可使無數村莊豐衣足食,許多醫院塞滿藥品,無數學校堆滿書籍、黑板、收音機和鋼琴。對,鋼琴。哦,這是個多麼悠久的傳奇,多麼古老的夢想。我憧憬著,還是保持緘默。我彷彿看到我這凡人一生的每一天(有這種可能)都將我這筆財富中的一小部分用於實現這個夢想。這情景就像沙子一點點撒進古代計時器的沙漏窄道。
  可不是嗎,此刻,就在我倆坐在這間乾淨小屋裡的同時,東半球就有許多人正在大貧民窟裡忍饑挨餓。非洲也有許多人餓死。全球到處都有窮人死於天災人禍。洪水沖走他們的住房,乾旱奪走他們的食物和希望,一個國家的災難哪怕輕描淡寫,也足以讓人痛心疾首。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使我把擁有的一切都獻給這項事業,到頭來我又能得到什麼?我又怎能知道現代醫藥用在熱帶村莊裡效果比土方好?我又從何瞭解將教育帶給當地窮孩子後會給他們帶來幸福?我又如何判斷這一切努力使我犧牲自我值得?我又從哪兒關注得到這一切到底是真是假!盲從,這才可怕呢。
  我才不管呢!對,我會為任何一個人受難而哭泣,但讓我犧牲一生去為世上芸芸眾生服務,我可不幹!事實上,這想法讓我害怕,讓我感到恐怖。是最不幸的事。這哪裡叫生活。這與超然正好相反。
  我搖頭。我放低噪音結結巴巴地向她解釋,這種前景對我來說不堪設想。我說:「幾個世紀前,當我第一次站在巴黎那條林蔭道旁的舞台上時,看著一張張喜氣洋洋的臉,聽著台下的歡呼,我感到我的身心找到歸宿,感到我出生及童年時的每一個企盼都終於開始實現。哦,當時還有其他或好或差的演員,有其他歌手,其他小丑,在這前後也有過或將要有其他千百萬的演員。但我們之中的每一個都以其特有的、無雙的演技放射異彩,我們每個人都以其獨一無二的精彩表演贏得觀眾,每個人都有機會在觀眾眼裡戰勝其他演員,獨領風騷。這才是我能真正理解的唯一成就,一種徹底張揚和宣洩自我、完全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就。是的,你說得對,我本該當個聖人。不過那樣的話,我就應該創立一個教派,或率領一支大軍投入戰場,我就該在那些領域創造出讓全世界歎為觀止的奇跡。我是個即使完全錯了也得勇往直前的造物。葛麗唧,既然上帝給了我一個獨特的靈魂,我就不能將它埋沒。」
  我吃驚地發現她仍在衝我微笑,目光充滿溫柔和信任,臉上掛滿驚異的神色。
  「你是寧可在地獄稱王,」她小心地問,「也不在天堂服務嘍?」
  「哦,不。有可能的話,我寧願把天堂建在地上。但我一定要提高嗓門,我一定要張揚,我一定要追求被你拒絕的那種狂喜,尋覓你避之不及的那種熱烈!對我來說這才是超越!當我創造克勞蒂婭,雖然鑄成大錯,但那是超越。當我創造卡布瑞時,雖然看似邪惡,但那也是超越。這是種一舉成功,威力強大的駭世驚俗舉動,用掉我全部獨一無二的威力和膽量。我說過,她們不會死的,對,你對那些鄉村兒童或許也說過這句話。但我說這句話是為了把她們領進我這個超自然的世界。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拯救,而且還要把她們創造成我這樣——一個獨一無二的可怕怪物。是為了把我十分珍視的個性和獨創性賦予她們。我們將活下去,即使處在這種所謂行屍走肉的境地,我們將談情說愛,感受七情六慾,藐視那些裁判我們和毀滅我們的東西。這就是我的超越,或超凡。而自我犧牲和贖罪在這裡沒有容身之地。」
  我無法把這層意思清楚地傳達給她,無法用樸實的話使她相信我,這可真令我沮喪。「你還不明白嗎,我之所以度過這一切不幸頑強活下來,就是因為我是我:獨一無二的吸血鬼萊斯特。我的力量、意志、百折不撓這些就是組成我心靈的唯一要素,也是我能真正認同的品質。這種自我是我力量的源泉。我是吸血鬼萊斯特,而不是別的什麼。連這副凡人身體也休想打敗我。」
  看到她點頭、露出完全接受的表情,我很驚訝。
  「而你一旦跟我走了,」她輕聲說,「吸血鬼萊斯特就會因其贖罪而死亡,對不對?」
  「對。他會在那些繁瑣得不到回報的事務中,逐漸而可怕地死去。整天照看那些源源不斷、無名、記不住樣子的窮人只會扼殺我的個性,從而毀滅我。」
  我突然覺得傷心,說不下去。我感到凡人的那種極度疲勞,心靈上的創傷作用到這副身體上的疲勞。我想起我的夢和我對克勞蒂婭說過的話,而現在我又把它們對葛麗卿說,我對自己的認識也沒像現在這樣清楚。
  我曲起雙膝,用雙臂把它們抱住,再把前額靠在上面,低聲說:「我不能跟你去。我不能像你那樣在那種日子中把自己埋沒。我也不願意那樣,太可怕了。我不想這麼活著!我不相信那樣會使我的靈魂得到拯救,我不信那會有什麼意義」。
  我感到她的雙手放在我的手臂上,然後她撫摸我的頭髮,把它從我的前額持到後面去。
  「我瞭解你,」她說,「雖然你錯了。」
  我仰臉看她,勉強笑了笑。我拾起一張餐巾紙擦我的鼻子和眼睛。
  「我並沒有動搖你的信念,是嗎?」
  「對,」她回答。這一次她的微笑變了,變得更溫暖燦爛。「你證實了它是正確的,」她小聲說。「你真是古怪,你我邂逅真是奇跡。我差不多相信了你的路對你來說是正確的。還有誰能像你呢?沒有。」
  我向後靠在書架上,又唱了一點葡萄酒。壁爐火把它烘暖了,但仍然美味,使我懶散的四肢感到一陣舒服。我又喝幾口,放下酒杯看著地。
  「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我說。「請你如實回答我。假如我打贏了,奪回了我的身體,你還想讓我來找你麼?還想讓我向你證實我說的是實話麼?請你想好了再回答。反正我想來找你。真的。不知對你是不是合適。你的生活近乎完美。我們的一夜情不可能使你轉變信念。我以前說的都對。現在你也知道性的歡樂其實對你並不重要,所以即使不是馬上,不久你也要重返你在叢林裡的工作崗位了。」
  「是的,」她說。「不過還有件事你也應該瞭解。今天早上有一陣我也想過拋棄一切只要能和你在一起。」
  「不,不行,葛麗卿,這不是你。」
  「是,是我。我能感到它對我的強烈誘惑,就像以前音樂對我的誘惑那樣。即使現在你對我說『跟我走吧』,我也許也會跟你走。假如你的那個世界真的存在,我——」她聳聳肩不說,把頭髮甩了一下,然後用手在肩頭把它理順。「貞操的含義就是不愛上誰,」她凝視著我的目光說。「但我有可能愛上你,這我心裡明白。」
  她一時語塞,然後才不安地低聲說:「你可能成為我心中的神,很有可能。」
  我先是愕然,隨後頓覺一陣不知羞恥的快慰和心滿意足,一陣哀傷的自豪。我竭力壓抑一種慢慢升起的生理興奮。畢竟她未必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她不可能清楚,不過她的聲調和舉止裡卻充滿自信,顯得極有把握。
  「我要回去了。」她還是保持這種聲調,語氣充滿確信和謙卑。「幾天之內我就可能出發。不過,要是你打贏了這場戰鬥,奪回了你原來的身體,那麼,看在天主份上,一定要來看我。我想……想知道結局!」
  我沒回答她。我太困惑了。我向她道出我的困惑。
  「你看呵,等我恢復怪模怪樣回來找你,向你披露我的真面目,你可能會失望的。」
  「怎麼會呢?」
  「你一直認為我是完美之人,又兼備所有我對你講過的神性氣質。你把我看成是某種天賜的瘋子,像神秘主義者那樣用錯誤方式洩漏真相。但畢竟我不是人。等你明白了這點,你會恨我的。」
  「不會,我決不會恨你。只因為明白你說的全是真的我就恨你麼?那一定會是個……奇跡。」
  「或許是,葛麗卿。不過你要記住我說的。我們是一道沒有啟示的奇景。是沒有意義的奇跡。你難道真想讓它與其它許多奇觀一道並現嗎?」
  她沒回答。她在掂量我這番話的份量。我想像不出這話對她意味著什麼。我伸手去握她的手,她沒有拒絕,也輕輕地握住我的手,兩眼依舊目不轉睛地盯著我。
  「上帝不存在,對不對,葛麗卿?」
  「對,不存在,」她小聲回答。
  我既想大哭又想大笑。我仰靠在書架上,暗自發笑,看著她,看著她端莊而鎮靜地坐在地上的樣子,看著她栗色的眼睛映照火光。
  「你不知道你對我做了什麼,」她說。「你不知道它對我意味著什麼。現在我作好回到床上的準備了。」
  我點點頭。「我的美人兒,如果我們再一起上床就沒關係了,對不對?顯然我們應當做這事。」
  「是的,我想我們應當做這事。」她回答。
  我靜靜地離開她時天差不多黑了。我抓起電話,把長途電話直接打到紐約代理人的小浴室。電話鈴一遍遍響著,又是沒人接。我剛要掛上電話想給我的巴黎代理人打時,紐約那邊有人接聽,並結結巴巴地告訴我,我的紐約代理人已經不在人世。我好不容易才聽明白,他已在幾天之前在他麥迪遜大街的高層辦公室裡人暗殺了。現已證實,暗殺動機是搶劫,他的電腦及所有檔案資料全被盜走。
  我驚得目瞪口呆,無法答覆電話線那頭那個友善的聲音。過了好一會兒,我才鎮靜下來,問了幾個問題。
  星期三夜裡,大約八點鐘,罪案發生了。不,沒人知道那些檔案被盜的程度有多嚴重。是的,那可憐的人死前很痛苦。
  「場面十分可怕,」那聲音說。「假如你在紐約,你不可能不知道這事。城裡所有報紙都報導此事,稱它為一次吸血鬼謀殺。那人全身的血都被吸乾。」
  我掛上電話,一言不發,僵硬地坐了很久。然後我撥通巴黎。我在那兒的代理人等了一會兒才回答我。
  他說,感謝上帝,你終於打來電話了。不過他請我證實自己的身份。不行,光說暗語還不夠。我和他過去通話的內容是什麼?啊,是的,是的,沒錯。你接著說,你講下去,他說。我立刻滔滔不絕說一大堆只有我和他才知道的秘密。然後我才聽到他長長舒一口氣,好像終於卸掉一個大包袱。
  他說,出了一些很奇怪的事。有個自稱是我的人兩次與他聯繫,顯然是冒名頂替。此人甚至知道我們過去使用過的兩個暗語,還編造一堆謊話說明他為什麼不知道最新的暗語。與此同時,好幾份電子郵件打來,命令他轉移資金賬戶,但每次密碼都是錯的。但又不全錯。無疑,一切跡象表明,那個肉體竊賊正一步步鑽進我們的通訊系統。
  「不過,先生,讓我告訴你一個簡單的情況:此人說的法語同你說的不一樣!我不是罵您,先生,不過我覺得你說的法語太……怎麼說呢?太不尋常。您說些古老的詞兒。語序也與眾不同。我一聽就知道是不是您。」
  「這我全明白,」我說。「現在你聽好了:你一定不要再與這個人談話。他能讀懂你的心思。他正在利用傳心術從你那兒弄到暗語和密碼。我們——你和我這就建立一個系統,現在你就把一筆錢轉到我在新奧爾良的銀行。但一轉完馬上就把一切都封閉。等我再與你聯絡,我將使用三個老詞。現在我們不明說是哪三個……心照不宣……不過這三個詞都是你以前聽我說過的,你一聽就會明白。」
  這樣做當然很冒險。但問題是這個人瞭解我!我接著對他說,那個賊十分危險,他殘害了我在紐約的代理人,必須採取一切措施保護自己。我會為這一切掏錢,什麼高級保鏢啦,二十四小時監護啦,他在這方面怎麼做都不算過分。「不久我就會再與你聯絡。記住,三個老詞。你一和我說話就會知道是我。」
  我放下電話。我氣得發抖,怒火中燒!媽的,這個魔鬼!他擁有不朽的身體還嫌不夠,還想洗劫神的倉庫。這個小惡魔,妖怪!我蠢得居然沒料到會有這種結局!
  「唉,你倒成為人,」我自言自語。「你成了人類白癡!」咳,想想吧,路易在同意幫我之前,一定會把我罵得個狗血淋頭呢!倘若瑪瑞斯知道了就更糟!簡直不敢設想,還是盡快去找路易吧。我得弄到個手提箱,然後去機場。莫約無疑得坐板條箱旅行,而這也得去找。雖然我原想與葛麗卿慢慢分手,但現在看來這不可能了。不過她一定會瞭解的。她這位神秘情人的複雜世界正在發生許多奇事。他只好匆忙上路。

《肉體竊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