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變革的進展

1

一個月一次的小鉤屋經營會議的主角是富島。

縫制部的代表是明美,負責人工費和勞務關系的是安田,還有飯山作為顧問也參加瞭這次會議。哪項進貨太多啊,加班時間縮短瞭啊,富島事無巨細,都要拿出來說一說。不過,並沒有人公然提出異議,那是因為富島指出的問題都有道理。

“如果有特別的支出,請務必向我報告,拜托瞭。”

他總是以這句話結尾。

會議已經過瞭一個小時,這個時候,宮澤差不多應該宣佈會議結束瞭。

但是,這次,在眾人等待宮澤宣佈“就到這裡”的視線中,宮澤從椅子上站起來,說出瞭不同尋常的一句話:“還有一件事。”

“我想開發新產品。”

富島停下準備合上文件的手,露出一副不悅的表情。

“社長,之前我們不是剛開始新項目嗎?又有什麼——”

宮澤舉手打斷他的話,繼續說:

“新的地下足袋。”

在場的所有人,都瞠目結舌。

明美睜圓瞭眼睛。富島張開嘴想說什麼,卻隻顧發愣,都忘瞭合上嘴巴。這些人中,隻有飯山一動不動,似乎在閉目養神。在會議開始之前,宮澤私底下跟他聊起過這個主意。

“地下足袋?”安田根本摸不著頭腦,“這又是哪一出呢?”

“把地下足袋的生橡膠鞋底換成希爾可樂。比起生橡膠,希爾可樂更輕、更結實。相應地,把價格提高,讓老客戶換上這種地下足袋,同時去爭取競爭對手的客戶。怎麼樣?”

好長一段的沉默。

“我覺得可行。”明美表示贊同,“有些東西可以一成不變,但有好的東西的話,變一變也未嘗不可。一起幹吧。”

“阿安呢?”

“我也贊成。這樣做花不瞭多少成本,值得嘗試。”安田坐直瞭身體,十分認真地回答說。

“阿玄呢?”

富島眨瞭眨眼睛,他的眼窩底深陷,眼睛泛著青光,他緊閉住嘴唇,似乎在思考什麼。所有人都望向他。他嚴肅的神色一絲不亂,回答說:

“應該試一試。”

宮澤體內的腎上腺素飆升。他熱切的目光望向飯山。

“那就拜托瞭,飯山顧問。”

從這一瞬間起,小鉤屋開始瞭新的挑戰。

2

氣溫二十二攝氏度,濕度百分之六十五。調佈市的味之素體育館橢圓的屋頂在天空中畫出輪廓,雲朵層層疊疊,遮蓋著天空。

日本選手權——

昨天的最高溫度達到瞭二十八攝氏度,今天氣溫下降瞭六攝氏度左右,平時的話,到瞭傍晚的這個時間,太陽依舊曬人,今天也好多瞭。今天的天氣狀況,對六月的長距離賽來說還算合適。剛才,男子一萬米賽的參加者們從第四區的集合處入場,三十七名選手聚集在賽道上。介紹選手的廣播提到他們名字的時候,選手就會舉起右手,鞠躬致意。這些都是國內田徑賽中長距離跑的頂級選手。

比賽在下午四點五十分開始。

選手介紹結束以後,發令員身上匯集瞭眾人的目光。一瞬間,賽場裡鴉雀無聲,被緊張感籠罩。

“各就各位!”發令員的聲音清晰地傳到茂木耳朵裡。

發令槍的響聲不算震耳但清脆,一聲槍響之後,排成兩斜排的選手們一起開跑,賽場上馬上形成瞭一根長棍的形狀。

這是逆時針方向的環形賽。在田徑賽的頂級賽事中,逆時針方向跑已經是百年以來的國際規則,比賽以國際規則為準。

比賽一開始是單調、安靜的。胸前別著號碼,腰上別著辨別身份的數字標志的選手們排成瞭長隊,茂木在他們後方。現在茂木的視線,死死盯住跑在前面的選手。

那是亞洲工業的毛塚。

在他前面一點,是茂木的隊友立原。

選手間的距離咬得很緊。比賽開始十分鐘以後,漸漸拉開瞭距離。過瞭十五分鐘,毛塚開始一個一個追上前面的選手,緊跟在先頭部隊後面。

“哎呀,立原中圈套瞭。”

過瞭二十分鐘,旁邊的平瀨叫道。但體育場裡回蕩的加油聲立刻吞沒瞭平瀨的叫喊。此時,先頭部隊已經漸漸加速,處於先頭部隊中間位置的立原,正在一點一點慢慢向前移動自己的位置。

選手們都敏感地察覺到瞭他的意圖,開始互相較勁。其中包括保持著日本紀錄的山崎雅弘。這位選手的呼聲很高,大傢都認為他能拔得頭籌。

“啊!”

沒多久,平瀨就發出失望的叫聲,因為立原顯然中瞭圈套,漸漸開始落後於眾人。這樣下去,被他身後的毛塚輕易超過的話,就不可能再趕上先頭部隊的速度瞭。

與此同時,現在毛塚已經來到瞭山崎身後。

他不準備跑到最前面去。山崎也還留有餘裕,不輕易出頭。準備在比賽中瞅準時機再一舉領先。

選手們之間令人屏息凝氣的生死角逐開始瞭。每提一次速,就像細長條的雲團被逐漸撕散,先頭部隊的選手被一個接一個地甩開。

“真是一場精彩的比賽啊。”平瀨興奮地叫道。

在越來越激烈的爭奪賽中,毛塚緊跟在山崎身後,堅定地跑著。他似乎還沒有準備沖刺,臉上也看不出一絲疲勞。

過瞭二十五分鐘,先頭部隊隻剩下八個人。山崎現在跑在第四位,毛塚緊隨其後。

不知不覺中,緊張的比賽即將迎來勝負的緊要關頭。

茂木他們屏息凝氣,等待著最後的結局。選手們跑過主看臺對面。先頭部隊的選手隻剩下五個人。選手們跑過主看臺時,看臺的加油聲達到最高潮,不久,最後一圈的鐘聲敲響瞭。

“來瞭!”

平瀨興奮的叫聲混雜在觀眾們的喝彩聲中。

毛塚從選手中脫穎而出,超過瞭前面的山崎,接著又陸續超過前面的選手,跑在瞭第一位。

在他身後,山崎氣勢洶洶地追趕著。

兩人間炙熱的戰事,把對面看臺上的觀眾卷進瞭興奮的旋渦。

兩人以異次元的速度,已經把其他選手甩開瞭一圈,他們之間的生死決鬥,在拐過最後一個彎進入直線跑道時,打響瞭終場的戰役。

不愧是能代表日本的選手,山崎最後的沖刺,可以說是老將的實力展示。已經跑瞭近十公裡,不知哪裡還來這麼多能量。他以令人懷疑的速度把毛塚甩在身後,輕輕松松,甚至還有餘裕回頭確認身後的狀況。到達終點的山崎舉起右拳。毛塚緊隨他身後到達終點,仰天後悔不迭,這是他第一次在比賽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實感。

但是現在,比起毛塚,茂木臉上的懊惱更深切。

箭在弦上的緊張氣氛終於在比賽結束後的歡呼聲中松弛下來,茂木更加後悔自己沒能站在賽道上。

平瀨也在茂木身邊呆呆地俯視著賽場,像抽去瞭魂魄的空殼一般,佝僂著腰。

“平瀨。”茂木對著平瀨說,“我會再次回到賽場上的。”

平瀨沒有回答。他空虛的眼神投向茂木。瞳孔中一片荒蕪,看也看不到底,連一片感情的碎片都看不到。茂木從沒有見過平瀨這個樣子。忽然,平瀨的表情似乎又恢復瞭溫度,嘴角浮起一絲寂寞的笑容。

“好啊,加油吧。”

平瀨嘴裡說著平平無奇的鼓勵的話,拍瞭拍茂木的肩膀。再次望向賽場的平瀨陷入瞭沉默,他認真地盯向賽場,似乎要把這一幕深深印到腦海裡,好一會兒都一動不動。

京濱國際馬拉松——

茂木心中,浮現出一個清晰的目標。

因為腳傷落後,最終一敗塗地的那次比賽,正是再次挑戰自己的最好機會。

等著吧,毛塚。

茂木對著賽場發誓:我要再次成為你的對手。

熱氣尚未散去的賽場上,女子一百米的比賽開始瞭。

已經沒有大和食品的選手出場的比賽瞭。茂木站起身來,慢慢地踏著看臺的樓梯,向賽場的出口走去。

比賽結束的瞬間,小原一臉得意的表情,和身邊的亞特蘭蒂斯職員握手慶祝。

雖說獲勝的山崎雅弘穿的是別的公司的鞋,但他的有力對手毛塚穿著亞特蘭蒂斯的鞋在比賽中大顯身手。

雖說他隻得瞭第二名,但比賽仍然很有看頭。毛塚穿的鮮粉色“RⅡ”,在陰雲密佈的天空下十分顯眼。大傢都會好奇,頂級學生選手向全日本的頂級選手奔跑的過程中,到底穿的是什麼鞋。

好奇的人肯定不在少數。他們一定相信穿上“RⅡ”會跑得更快。

“跟毛塚簽約是正確的決定。他很有前途。”旁邊的同事說。

小原挺起胸脯說:“這是鞋的勝利。”

亞洲工業田徑隊也和其他很多隊伍一樣,跟選手單獨簽訂鞋子的贊助合約。小原探聽到,過去贊助毛塚的廠商跟毛塚沒有談攏條件,便先下手為強,把毛塚搶瞭過來。現在,在看臺的某處,對手公司的那些傢夥們肯定在跺著腳懊悔不已吧。

感覺真好。

小原忍不住笑意,雖然沒有囂張地大笑,卻連肩膀都已經在亂顫瞭。

3

地下足袋的新產品“足輕大將”的樣品,在宮澤發起提議後一個星期就生產出來瞭。

第一批造出來三百雙。在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六,以不算高但相當不錯的價格在東京都內的商店上架。宮澤本來準備看看行情再考慮是否降價,誰知周六周日兩天的工夫,三百雙就賣完瞭,令大傢大吃一驚。以前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好賣的產品。

“現在我還半信半疑。”

在銷售情況通報會上,面對傳真來的訂單,安田興奮過頭,臉都發青瞭。

“既然這麼輕,這麼好穿,就算賣得再貴一點,也會有人買的。”明美說。

“足輕大將”用瞭希爾可樂的鞋底,重量不到傳統產品的一半。穿上它,早上還沒什麼感覺,到瞭疲勞的午後,這麼輕的鞋對身體來說減輕瞭多少負擔,感覺非常明顯。跟生橡膠鞋底相比,它不悶腳,而且能緊緊抓住地面,地形的變化會直接傳達到腳底,又非常柔軟。特別是在伴隨著危險的工作場合,減輕疲勞,也就意味著安全性的提高。

另外,這種以天然材料生產的高科技產品有利於環保,腳背的棉材質,舊瞭以後燒掉即可,也不會產生有害氣體。

小鉤屋的傳統商品定價大概是兩千日元。新足袋的定價翻瞭近一倍,這是想盡可能覆蓋掉高昂的開發費用。盡管如此仍然暢銷,可見對顧客來說,它的輕量和它的概念配得上它的價格。

“還有人買瞭以後,他的同事們第二天又來,一次買瞭近二十雙。”安田介紹瞭中野一傢店鋪的實例,“因為賣得好,追加訂單有近兩千雙。就算是供應上這麼多的貨,也有可能不到一個星期又要斷貨。今後合作的商店越來越多,生意會更多,怎麼辦?”

這個問題,是在問宮澤。

實際上,以前小鉤屋的地下足袋不是在國內生產,而是在越南的合作工廠生產。不光是小鉤屋,日本市面上的地下足袋百分之百在以亞洲為中心的海外生產,這已經是業界的常識。小鉤屋的總社生產的“足輕大將”,是特例中的特例。

一開始生產的三百雙,是用防備火災或事故的本社備用的模具生產的。本來準備在造價便宜的越南工廠增加生產線實現量產,但希爾可樂的制造設備隻有本社有。

“改變足袋生產計劃,追加五千雙。”

宮澤的話,讓安田的眼睛裡閃起光來。

“要甩開膀子幹瞭?”

“勝負在此一舉。”宮澤說,“怎麼樣?”他是在問身邊的富島。

“你是說,這關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

富島的比喻聽起來很過時,他表情嚴肅,眼睛裡似乎閃耀著返老還童的光彩。

“飯山,能拜托你趕快增產嗎?”

“明白瞭。我們馬上著手。請告訴我們尺碼和數量。越來越有意思瞭。”

飯山回答宮澤的聲音,也因為興奮帶瞭一絲顫音。

安田馬上著手制訂生產計劃。

“進貨金額確定後,請馬上通知我,我來安排。”富島有些興奮地說。過於肥大的襯衫下,他的胸口因為深呼吸在起伏。

“哎呀,可要忙起來瞭,社長。我們全動員瞭。人手不夠。”安田臉頰上泛著紅潮,發出快樂的哀號。

仿佛有熱氣從腳底湧上來,浸透瞭全身,宮澤沉浸在從未有過的激動中。

這無疑將成為暢銷產品。如果公司要打個翻身仗,現在的局面,不正是一個開始嗎?

散會後,宮澤回到開發室,對飯山說:

“飯山,謝謝你瞭。”

飯山沒有回答。這位怪脾氣的原社長隻是舉起右手,悠悠消失在古舊的廠房走廊遠處。

宮澤正準備回社長室。

“不過——”

富島嘶啞的聲音令他停下腳步。他回過頭,富島胳膊下夾著文件,目送飯山的背影。他的視線轉向宮澤。

“我們是不是太樂觀瞭?”他低聲說。

“這就是拼死一搏啊。不管是公司,還是人,最後都一樣啊。”宮澤說。

富島低下頭沉思良久,慢慢地回到瞭事務所裡自己的位子。

4

宮澤和村野一起,在日本選手權爭奪賽的兩天後,去市立運動場拜訪茂木。

已經下午五點多瞭,好不容易有瞭點微風,兩人站在運動場上,遠眺默默地在賽道上奔跑的茂木的身影,等瞭近一個鐘頭。

“外底磨損快,現在正在集中精力想辦法解決。”

村野問:“下雨天穿著跑過嗎?”接著,他開始詳細問起各種自然環境下的穿著感受。

著地時的穩定性,抓地力,反彈力——對鞋底的要求是多方位的。

競爭廠傢將不同的材料組合在一起制作鞋底,但陸王卻是用希爾可樂這一種材料,根據情況改變硬度。這正是飯山和大地現在著手解決的難點。而且,準備的鞋底,要適應賽道賽跑、長距離跑等多種環境。還有,考慮到比賽當天的環境,如果是公路賽,還要考慮到道路的起伏……村野的建議涉及方方面面。小鉤屋這次真是竭盡全力來支持茂木。反過來說,這也證明,村野認為茂木值得這樣去對待。

茂木的反饋也很詳細。他指出瞭幾十點問題,僅僅一次交流,村野的筆記本上馬上就記得滿滿的。

“其他還有什麼註意到的問題嗎?剛才問瞭關於鞋底的問題,鞋面的部分,有什麼問題也請直說。例如,鞋面的厚度怎麼樣?”

“我希望鞋面更結實一點。總是感覺不太合適。”茂木提出瞭新的要求,“腳最終還是被夾在鞋底和鞋面之間的,不管鞋底多麼好,鞋面不夠結實的話,跑步的時候總會感覺搖搖晃晃。這樣的話,感覺不太穩。”

陸王的鞋面材料,使用的是輕型的尼龍素材。

“鞋面又薄又輕,這點不錯,但同時存在感不強。如果能用結實又保溫,同時又透氣的材料就好瞭。”

這一點還真難辦。

說出要求很簡單,但要實現卻很不容易。

又要輕,又要保溫和透氣,還要耐用,這種材料現在宮澤還想不出來。集這些幾乎矛盾的特性於一身的材料,這世上真的有嗎?這件事本身就讓人懷疑。

“鞋面材料又是另一回事瞭。”

和茂木分手後,兩人走進附近一傢咖啡館,稍事休息,順便討論問題。村野問:

“選現在的材料,是因為它輕嗎?”

“是的。”

宮澤點點頭,想瞭想又說:“不對。說實話,是因為找不到其他合適的。這是向認識的纖維廠商咨詢後批發過來的。”

“原來如此。”村野點點頭。他把咖啡杯湊向嘴邊沉思著,“不知道能不能成,我給你介紹亞特蘭蒂斯合作的廠商吧,跟他們商量看看。”

那太好瞭。宮澤也許沒有意識到,自己早就等著村野說出這句話瞭。

“那,我明天就把關東人造纖維的負責人名片傳真給你。”

“關東人造纖維啊?”

這傢廠商很有名,但宮澤隻聞其名,從沒跟他們打過交道。如果這次能達成交易,對小鉤屋來說也是一個好機會。

“不過,他們不一定會把賣給競爭對手的產品賣給你。”村野補充瞭一句,“關東人造纖維制造的素材,是根據各個公司的特點和設計生產的。雖說不像鞋底那麼明顯,但鞋面的功能性也是很重要的考慮要素。”

“明白瞭。”

總之,隻能去談談看。試試再說。

5

“跑鞋的鞋面材料?”

三天後,宮澤去拜訪瞭位於大宮車站前的關東人造纖維分社。

接待他的人,是一個叫大野的三十過半的男人。他的頭銜是主任。村野介紹的人是營業本部部長,但因為小鉤屋在埼玉縣內,他介紹瞭總管北關東業務的這傢分社。

“小鉤屋並不是制鞋廠傢吧?”

宮澤將一張名片放在大野面前的桌子上。大野連筆記本都沒帶,走進會議室,斜著身體,抱起胳膊,臉對著宮澤。

“我們的本業是制造足袋。”

宮澤拿出帶來的手冊,簡單介紹瞭經營范圍,然後取出陸王的樣品給他看。

“我們準備賣這種鞋。”

大野把陸王拿在手上,湊近看看鞋面部分,然後用手指捏一捏,還給宮澤。

看起來,他沒什麼想法,也沒什麼興趣。

“我們的鞋底很有特點,采用瞭一種叫希爾可樂的新材料。”

大野面無表情地打著哈欠,聽著宮澤的介紹,問:“要做多少雙呢?”

“生產計劃正在制訂。不過,我聽說大廠商的鞋面材料都是貴社提供的,所以想知道能不能分一些給我們。”

“確實,我們跟制鞋廠有生意來往,但都是在一定量的前提下才能供貨。”大野的口吻略帶嫌棄,“也就是說,少量的訂貨我們不接受。要跟我們進貨,沒有一定的量是不行的。”

“你說的一定的量是多少?”宮澤戰戰兢兢地問。

大野報出的量讓他說不出話來,垂頭喪氣地說:“這麼大的量,我們還不能一下子下訂單,我們還在開發階段。”

“那樣的話,除瞭我們,那些針對樣品的供應商應該也有吧。”

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

小野好像在說,這樣的小買賣,隻是自找麻煩。

“您認識那樣的供應商嗎?”

宮澤卻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接著問。

“不,我們公司隻做大生意,在這方面不太清楚。”大野敷衍地回答著,看瞭看手表,“真抱歉,沒能幫上忙。”

從大宮回到公司,宮澤把車停進工廠裡的車位,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到事務所。

不過,他並沒有灰心喪氣,隻是全身像被一層疲勞的膜覆蓋,透不過氣來。

怎麼回事?

他在社長室思索瞭一會兒,卻想不出什麼好主意。出瞭房間,他走向飯山和大地正在奮戰的開發室。那裡正在熱火朝天地準備量產“足輕大將”的鞋底,不光是飯山和大地,安田也在忙個不停。

“啊,怎麼瞭,社長?”

宮澤走進來,安田詢問他進展如何。宮澤咂咂嘴皺著臉說:“吃瞭個閉門羹。”

“真是的,看我們公司小……”

安田氣憤地把手裡的工作手套扔在旁邊桌子上,抱怨說:“太瞧不起人瞭!”但是他也沒什麼好辦法。

“你們這裡怎麼樣瞭?”

旁邊的機器正在運轉,飯山在其旁緊盯,他和大地正專心致志地檢查。

“一切順利,照計劃進行。”

飯山似乎聽到瞭他們的談話,從機器那邊探出臉來。大地一臉認真地在記事板上做著記錄。

新制造的“足輕大將”,在昨天已經投入瞭追加生產,隨時準備發貨到都內的商店。要生產出計劃中的五千雙,希爾可樂的制造線和縫制部都必須全力開動。但是,這個生產計劃,隨時可能遭遇重重困難。不管怎麼說,這本來就是生產樣品的機器。從來沒有生產過如此大量的希爾可樂,縫制部也因為生產計劃的變更變得人手緊張。隻要有一個人因病請假,生產計劃就很難執行下去。

除此以外,宮澤還擔心其他問題。

那就是資金的籌措。“足輕大將”要增產,就要增加進貨資金。

6

“社長,埼玉中央的大橋先生來瞭,拜托接待。”

當天下午三天過後,富島來叫宮澤。

“聽說你們需要運營資金。”大橋開門見山地說。

宮澤點點頭:“這個新產品很暢銷。”說著,他把放在社長室展示架上的“足輕大將”拿給大橋看。

大橋湊近臉看,問:“這是地下足袋吧?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你拿在手裡看看。”

大橋如宮澤所言把“足輕大將”拿在手裡,卻仍然面無表情,隻是歪著頭。

“再拿這個試試。”

大橋拿起旁邊的傳統產品,說瞭句:“真重。”

“不光是這雙地下足袋重,全世界所有的地下足袋都差不多是這個重量。也就是說,這種新地下足袋,首先很輕,這是它的賣點。還有,鞋底也比生橡膠更柔軟,對地面的觸感很敏銳。而且,它的耐用性也比生橡膠更優越。”

“賣得很好嗎?”大橋反應遲鈍地問道。

宮澤回答說:“很好。”

“現在正在追加制造五千雙。就算這樣,照這個勢頭下去,不到半個月又會賣光。這是從沒有過的暢銷產品。”

大橋沒有反應。

他把地下足袋翻過來,哼瞭一聲。看不出是不是真的有興趣,隻是拿手指甲彈瞭彈鞋底。

“能拜托你們借給我們三千萬嗎?”富島站在大橋對面,“要擔負蠶繭渣的進貨,還有加班費,我們的資金壓力很重。”

實際上,這個金額裡也包含瞭陸王的相關費用。受瞭“足輕大將”暢銷的鼓舞,富島也最終同意瞭這個金額。

事務員端來瞭茶,他們請大橋坐在沙發上,富島拿出最新的試算表,進行詳細的說明。

大致聽完以後,大橋考慮瞭一會兒。

“那是用希爾可樂那種材料做的鞋底嗎?”他問,“運動鞋的事你們打算怎麼辦?現在又準備做地下足袋瞭?”

宮澤再次憋著一肚子氣看著大橋。他想起瞭希望銀行拿出陸王的開發資金時大橋那副不可一世的態度。

“地下足袋隻是一種副產品。跑鞋正在開發中。你們不是沒有興趣嗎?”宮澤半帶不耐煩地說。

大橋興致索然的目光投向產品陳列架。宮澤取下最新版的陸王,放在桌子上給大橋看:“就是這個。”

大橋伸出手來,不過當然,他沒有一句贊嘆鞋的重量之輕的話。隻是瞥瞭一眼鞋底,又把鞋放回原處。

“這個跑鞋,進展順利嗎?”他大剌剌扔出這句話。

“我們可是在苦戰。不過,你經常跑步嗎?”

“沒有。”大橋立即回答,“我是讀書人。”

真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夥。宮澤真想把他一拳打飛,他忍住怒火,說:“人類就是因為會跑才能活到今天。”如他所料,對方仍然沒有任何反應。

“這不是已經完成瞭嗎?”大橋指著鞋子問。

“沒有,還差得遠呢。”宮澤說,“還要進行鞋底的改進,鞋面的材料也要再討論。”

“社長,我記得你說過,這個產品教育行業賣得不錯?”

“這個嘛。”宮澤記得自己好像是說過,“不過,我們正在努力做出更好的產品,才能不輸給對手。你們銀行的客戶裡面,如果有經營鞋面材料的公司,也請告訴我們。”

“啊。是啊。”

大橋的回答無精打采。

如果是坂本,肯定會誠心誠意地提出各種建議,說不定早就掏出記事本,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瞭。令人不得不感嘆,光是一個負責人,就能決定一個銀行的形象。

《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