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後記

我一直對醫生這個職業的人懷著敬畏之情。

第一次出現寫這個故事的念頭是在《良言寫意》之後,《獨傢記憶》之前,那時寫瞭大概不到五千字。

那個時候,因為自身的原因,我對醫生這個職業無法用平靜和置身事外的態度來寫,所以後來就擱置瞭,最後不瞭瞭之,轉而寫瞭《獨傢記憶》。重新寫這個文的時候,我也有過小小的不適應,一度寫得很壓抑,所以文章在進行到三萬字的時候,連載就開始斷斷續續瞭。

牙醫伴隨著我的整個青春期,我這一生的前面二十多年,打交道最多的莫過於牙醫。其間有不喜歡的醫生,也有喜歡的醫生。有的醫生唯利是圖,也有的醫生值得敬佩,而艾景初則是我和很多人對理想醫生的一種向往。

本來這是一本關於童年和青春記憶的小說,兒時深藏於心的灰色回憶,優秀的鄰傢哥哥,以及那些無疾而終的初戀,等等。我最初打算從曾鯉十五歲這個時間點開始寫,然後描述她的整個成長過程,可惜寫瞭一些並不滿意,於是我選擇瞭她的二十四歲作為新起點,隻將之前一些片段當作回憶穿插在文中。

接下來要說說書的名字,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詩—“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所以我把上半句做瞭書名,下半句做瞭人名,寫瞭這個關於“伍”、“寧”、“艾”、“於”和“曾”的故事。本來初衷裡伍穎和寧峰的戲份要多得多,但是後來因為篇幅關系刪瞭許多細節。

以前的曾鯉和於易是令人嘆息的,有時候,我們自以為愛一個人,卻不知道,其實我們愛的也許不是那個人,而是那種愛情的感覺。

曾鯉回憶初戀的情節時,曾經出現過兩次電影《雲上的日子》的對話:

“如果我說我愛你又會怎樣?”

“就像在明亮的房間裡點燃瞭燭光。”

曾鯉前兩次誤會瞭這句對白,最後她才明白,那份愛,不過是明亮房間裡一點點微弱的燭光,並不重要。

文中,曾鯉在某頁雜志上讀過的那篇和電影有關的文章,是我在十九歲的時候也讀過的,原文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如果我說我愛你又會怎樣?

—就像在明亮的房間裡點燃瞭燭光。

導演這句臺詞的安東尼奧尼,終其一生,都在演繹著人們之間的疏離與不可理喻。

愛情,可以多麼喜悅,也可以多麼不堪一擊。

幸而,曾鯉最後遇見瞭艾景初。

你遇見瞭另一個人。

《世界微塵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