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鼠、包子

勇者,決戰乘勢不逡巡也。

——《武經總要》

洪山往開封府一連跑瞭十幾天。

他去打問十七娘的案子,可是,開封府推官隻傳喚瞭左右鄰舍來,大略問瞭問,見沒有人證,更沒有嫌犯,便先擱下瞭,隻命兩個衙吏去追查。那兩個衙吏查問瞭兩三天,問不出個一二來,便也懶得動瞭。洪山去打問,兩人各種支吾,到後來,一見他就躲。洪山恨得切齒,卻也沒奈何。隻能連聲罵,連聲悲嘆,又連聲自責。十七娘看錯瞭人,選中自己,這麼一個無能無用之人。

四年前,他頭一回押運糧草回來,急忙忙趕往程得助傢。開門的是程得助的娘,見他手裡提瞭許多糕點魚鴨,忙笑著把他迎瞭進去。進瞭門,才知道程得助在營裡沒回來。正好,他心裡暗喜。可坐下來後,仍是程得助的娘去提瞭茶瓶來倒水,並不見十七娘出來。他又心急又納悶,卻不好問。裡屋傳來一陣呻吟聲,程得助的娘苦著臉絮叨說,是程得助的爹,腰腿舊癥犯瞭,在床上倒屍呢。他隻好進去問候瞭一番,又沒有多話可說,再坐不住,便告辭出來瞭。

沒見著十七娘,他像是一腳踩空瞭一般,沒魂沒魄的。可剛走到巷口,猛聽到一個女子的聲音:“老伯慢點走,小心看著腳底下。”他忙扭頭一看,是十七娘!正站在街角劉婆茶肆的門口,送一個老翁離開。那秀巧面龐新月一般,眉眼嘴角間的笑意讓他頓時想起傢鄉屋前那片荷田裡的盛夏清風。若不是站在街上,他恐怕立時就要醉倒。

“大哥?你回來瞭?”十七娘一眼見到他,眼中立即閃出驚喜。

他頓時紅瞭臉,好在皮膚黑,十七娘應該沒有察覺。他忙清瞭清嗓,才發出聲問:“弟妹為何在這裡?”

“大哥也知道,他一個人那些俸錢,養活四口人實在有些吃力,每月還有賃房的錢。我年輕輕,閑在傢裡白耗鹽米哪裡成?就想著去外頭尋些活計,幫補幫補傢用。正巧這茶肆的劉婆婆年紀大瞭,一個人操持不過來,想找個人幫手。她見我不是懶笨人,倒先去跟我婆婆說瞭。這裡又近便,活兒又輕巧,我正求不得,已經來瞭八九天瞭——唉,光顧著說話,大哥快進來坐,我去給你點碗茶。”

他又暈又醉,恍恍惚惚跟著走進那茶肆,裡面幾張桌都空著,沒人。他就近在門邊的那隻舊木凳上坐下。十七娘又像蝴蝶一樣旋進裡頭那間小屋,他望著那秀巧背影,心裡頓時湧起一陣熱潮,臉又紅漲起來。他忙提醒自己,快消去這醜態,十七娘出來見瞭會奇怪。於是他盡力移開心神,轉頭細瞧茶肆裡的桌椅佈置。可就在這時,那屋裡傳來十七娘一聲驚呼,接著一聲茶盞碎響。他忙趕瞭過去,朝門裡探頭望去,見十七娘張著雙手,望著墻角,驚恐不已。

“怎麼?”他忙問。

“一隻老鼠,猛地從櫃子裡躥出來瞭,唬死我瞭!”

“在哪裡?你出來,我看看。”

十七娘退到小竹床一頭,讓出道,仍滿臉餘悸。他忙走瞭進去,小屋實在太窄擠,雖然十七娘緊貼著墻,他經過時,臂膀仍擠到瞭十七娘的胸脯,一陣柔暖透過衣袖傳到他心底,他渾身一顫,心頓時怦怦狂跳起來。他忙要側身,卻險些將墻這邊小木桌上一隻茶瓶撞倒。左轉不成,右讓不開,臂膀連連擠向十七娘胸脯。他越發慌瞭神,正在拼力扭擠,十七娘忽然伸出雙臂將他抱住!

他頓時驚住,慌忙望向十七娘,十七娘仰著臉,一雙秀眼直直盯著他的雙眼,那眼裡滿是春潮,混著慌怕、羞怯和渴慕。

梁興走進瞭那間堂屋,楚滄的妻子馮氏站在桌邊等著他。

當聽到馮氏傳話,以生病咳嗽為由,再次推拒見他時,梁興便覺得其中或許有隱情,隨即生出瞭翻墻私見馮氏的念頭。但這關乎馮氏名節和楚傢聲譽,稍有不慎,便會招致禍患。因此他假借紙筆,讓老何引他去瞭書房。支開老何後,他給馮氏寫瞭一封書簡:

在下梁興,恭候門外。深夜逾墻求見,不恭之至。喪期越禮妄行,實出無奈。大哥二哥之死,疑雲至今難明。梁興此舉,隻為解枉死之惑、申二兄之冤。此心此志,明月可鑒。唯盼嫂夫人面賜一晤,容梁興拜問詳情。如若應允,掩燈三次。

他趁夜翻墻,來到馮氏所居東院,將書簡偷放在門檻上,而後輕扣門框,隨即躲到暗影中等待觀望。馮氏果然如約用手掩瞭三次燈盞。

梁興盡量放輕腳步,小心走瞭進去。他這是頭回面見馮氏,見馮氏年近四十,身穿素佈孝服,形貌端莊,隻是神色略有些緊張,一隻手扶著桌沿,另一隻手攥緊瞭衣絳。看到他進來,馮氏更是微微顫抖起來。

梁興先躬身叉手,恭恭敬敬拜瞭一拜,而後用手指豎在嘴前,示意馮氏不要說話。馮氏卻忽然猛地咳嗽起來。梁興等她咳嗽完後,才指瞭指桌上紙筆,示意用寫字對答。馮氏先有些疑惑,隨即點瞭點頭,目光疑懼,渾身仍持著戒備。

梁興走到桌邊,見燈前擺著一卷《地藏菩薩本願經》,旁邊一沓抄寫的經文,字跡端雅秀勁。梁興心中微動,卻沒有工夫細想。他不敢亂動那沓抄經紙,見旁邊櫃上放著一摞白紙,便走過去取瞭兩張,拿到桌邊鋪展好,拈起馮氏的筆,蘸瞭墨,寫下一句問話:二哥之死,可有旁因?

寫好後,他站到一旁,伸手示意馮氏看。馮氏小心移近兩步,看瞭紙上問題,搖瞭搖頭。

梁興又寫:二兄之死,可有關聯?

馮氏再次搖頭。

大哥亡日,大嫂治筵?

馮氏眼中悲顫,點瞭點頭。

大哥之死,真屬意外?

馮氏微微一頓,點瞭點頭,眼中閃出淚光,隨即又劇咳起來。

梁興註視著她,至少,她說染瞭風寒咳嗽並沒有說謊。自己要問的已經問完,他折起那張紙,揣進懷裡。等馮氏咳完後,他又躬身一拜。馮氏似乎松瞭一口氣,也側身道瞭個萬福,神情傷悲,眼中滿是感激。

梁興忙又叉手一拜,便轉身輕步離開瞭。

丁豆娘回到傢時,天已經黑瞭。

院門沒閂,她推門進去,滿院死寂寂一片漆黑。她已經疲乏到極處,多想丈夫能點著燈,等她一回,救她一命。可是沒有。她已經沒有絲毫力氣去怨嘆,弄丟瞭自己兒子的娘,還有啥資格去盼別人的好、怨別人的不好?

她拖著雙腳,慢慢往屋裡挪去。臨進堂屋門,聞到一股酒臭,是從柴房裡傳來的,丈夫又縮到那裡,抱著他爹娘的遺物哭去瞭吧。她連扭頭的氣力都沒有,扶著門框、桌椅,慢慢走到臥房床邊,像一卷破佈一般,癱伏在床上。

昏昏沉沉不知道睡瞭有多久,遠處不知誰傢的狗叫聲將她叫醒。她睜開眼,那狗叫聲卻又停瞭,周遭靜得像黑鐵一般,她渾身僵冷,動都動不得。我這是死瞭?她答不上來,也沒力氣去想,隻僵僵地躺著。半晌,那狗又叫瞭起來,從她身子裡叫醒瞭一絲活氣,那一絲活氣又化成一點念頭。

她不由得在黑暗中連聲喚起兒子:贊兒,贊兒,我的乖贊兒。

每喚一聲,心就抽動一下。喚到後來,全身都被抽醒。一陣酸楚之後,她心底裡騰起一股愧怒,不由得哭起來。你還不如那條狗。那狗不管多老,不管白天還是半夜,隻要聽到些響動,它都要叫,一直叫到死。你做娘的,才兩個月,就死瞭心?她掙著身子坐瞭起來,我得找兒子,找到死為止!

這時,院外傳來一陣梆子聲,是報曉聲,天就要亮瞭。她摸黑去蹬鞋子,尋瞭半晌才發覺,鞋就穿在腳上,昨晚連鞋都沒脫就躺倒瞭。她站起身,渾身一陣酸乏。她卻不管,到桌上摸到火石,點著瞭油燈。她環視屋裡,到處擠滿灰塵,一片雜亂。這哪裡是個傢?哪裡是等兒子回來的樣兒?

她端著油燈走瞭出去,到堂屋裡找見抹佈,抹佈也已經許久沒用過,一抖便揚起一陣灰。她拿著抹佈,走到院裡水缸邊,缸裡也隻剩缸底一點水。她取過木瓢,將就舀出半盆水,搓凈瞭抹佈。正要回屋,卻聽見柴房裡傳來怪叫聲:“你們欺耍我,還我兒子,還我兒子!”是丈夫的聲音。

她忙端著油燈,過去推開柴房門一看,丈夫縮著身子躺在那隻大木箱上,閉著眼,仍在睡,眉頭卻苦皺著,身子幹瘦瞭許多,衣裳更臟得不成樣兒。丁豆娘瞧著心酸,去臥房裡抱瞭一床薄被子,輕輕給丈夫蓋好,這才走瞭出來。

她發狠一般,用油燈照著,將各間屋子都擦抹清掃瞭一遍,等忙完,天才蒙蒙亮瞭。瞧著各處齊齊整整、鮮鮮凈凈,她心裡才輕暢瞭些。剛才清掃時,她也已經大致想好瞭下一步尋兒的路。隻是不知道還要耗多少時日,丈夫如今已經成瞭個廢人,一直未去營裡當值,糧俸怕是保不住瞭。尋兒子自然是頭一位,但這個傢也仍得盡力保住。

她吹熄瞭油燈,在堂屋裡坐著稍歇瞭一會兒,洗瞭把臉,便進瞭廚房。生火燒水,舀瞭些豆面出來,又團揉瞭兩籠豆團。蒸好後,自己吃瞭兩個,又拿瞭三個放在碟子裡,給丈夫擱到堂屋桌子上。又洗瞭把臉,梳瞭梳頭,而後便挑著兩籠豆團,來到虹橋頭自己的攤子前。清早進城的人多,趕到晌午時,兩籠豆團都賣盡瞭。她揣好錢,把攤子收拾好,又托旁邊的劉十郎幫著照看,隨即便進城趕往三槐巷。

剛才清掃房屋、蒸豆團時,她一直在琢磨董嫂的死因。起先她一直以為董嫂是發覺瞭什麼,才會被殺。但後來她猜出瞭莊夫人的死因,雲夫人也承認瞭。這麼一來,董嫂在莊夫人傢被殺就有些說不通瞭。董嫂是裝扮成瞭莊夫人,從雲夫人傢坐轎子回到莊夫人傢,除瞭雲夫人的貼身使女和兩個仆婦,外人很難知曉。那使女和仆婦又沒理由殺董嫂。那會是誰殺瞭董嫂?為何要殺?

在廚房裡拌豆團餡時,她險些誤把鹽當作糖霜放進餡裡,那一瞬間,她忽然想到:兇手本來要殺的不是董嫂,而是莊夫人!

兇手恐怕是預先鉆進莊夫人傢裡等著,那時天已經快黑瞭,董嫂扮作莊夫人到瞭莊夫人傢,開門進去後,原是要從後門悄悄離開,因而不敢點燈。昏黑中,兇手誤把她當作莊夫人,跳出來勒死瞭她。

這麼說,是莊夫人發覺瞭什麼,才招來兇手。

丁豆娘原本是要去追查董嫂的死因,想明白這個誤會後,便決計去查問莊夫人死前的行蹤,首先便得再去莊夫人宅子裡看看。

曾小羊早上先去廂廳打瞭個旋兒。

廂長沒來,隻有書吏顏圓坐在桌前發呆。見曾小羊進去,他立刻板起臉問他昨天下午去哪兒躲懶去瞭。曾小羊賠著鬼笑,嘴裡胡亂編扯著,心裡卻納悶:顏圓雖然一直愛在自己面前裝官長,卻一向知道分寸,難得這麼直沖沖地臭。好端端一個聰明人,變作瞭一條硬屎棍。他想瞭一陣,似乎是從雷老漢化灰不見後,顏圓才開始這麼失張失致的。他一定也打過雷老漢那筆錢的主意,那筆大錢至今沒有下落,他自然也白吞瞭口水、落瞭個空。騎驢摔跟頭,卻拿路人撒氣。

你不給我臉,我就戳戳你腚眼。於是他撩逗道:“圓子哥,這幾天你見沒見那個欒老拐?”

“我見他做什麼?”

“你不是問我昨天下午做啥去瞭?都賴那個欒老拐。昨天我把稅簿交到戶曹,出來後急著就要趕回來,迎面來瞭一頂花簷錦簾的轎子,我剛要讓開,那轎子卻停住瞭,轎子裡頭的人喚我的名兒。我正納悶呢,那人掀開錦簾沖我笑,我認瞭半天才認出來,竟是欒老拐。戴著頂翠紗帽,一身衣裳全是嶄嶄新的銷金軟緞,嚇得我沒敢搭話。他卻走下來,硬拽著我進瞭旁邊的清風樓。那可是京城七十二傢正店裡排前頭的酒樓,我連他傢的門檻都沒蹭過。欒老拐卻柱著根鑲銀的拐杖,搖頭甩尾,強拉著我進去坐下,叫瞭許多菜。莫說那些菜,連那些碗盞都一律鑲著銀線。我忙問他哪裡發瞭大財,他卻笑著不說。隻強讓我吃酒,你也知道我從來吃不得酒,不知被他灌瞭多少,連咋回的傢都不知道。”

顏圓原本板著臉,越聽眼睛瞪得越大,眼珠子也轉個不停。曾小羊知道他入瞭套,心裡偷笑,忙說:“至今我這腦仁還疼得要炸,得去梅大夫那裡討服醒酒藥吃。圓子哥,我去一下成不?隻要一會兒。”

顏圓已經失瞭神,茫然點瞭點頭。曾小羊忙轉身離瞭廂廳,往虹橋跑去。

上瞭虹橋一看,那個大包子攤已經擺在橋右邊瞭。攤主胡大包正坐在攤子邊,翹著那撮黑山羊胡,瞪著一雙小豆子眼,望著上下橋的人,盼著主顧。

曾小羊是為瞭謀劃楊九欠得的那些財,來尋胡大包。楊九欠處處耍賴欠錢,卻在胡大包這裡留瞭個短。

胡大包雖然隻是個小經紀,他有個妻子卻生得有幾分風韻。前年,楊九欠使瞭些撩花手段,竟和那婦人掛搭上瞭。有天胡大包包子賣得快,早早收攤回傢,卻正好撞見楊九欠和那婦人在屋裡做好事。胡大包用扁擔將楊九欠的光腿、光屁股打得紅腫,並逼他立瞭張字據,以後再不許沾惹自己妻子,而且每月賠他三百文壓驚遮羞洗辱錢,否則告他強奸。楊九欠光著腫屁股,跪在地上,哭著和他還價。兩人爭談瞭許久,最終把月賠錢定為一百七十文。自那以後,楊九欠月月交錢給胡大包,已經兩年多。

“胡大叔,忙呢?”曾小羊笑著走過去。

“曾小哥兒?買包子?”

“我吃過瞭。”

“這才月半,又來收稅錢?”

“我是來送錢給您。”

“送啥錢?”

“您賣這大包子,每天脹飽瞭最多也隻能賺二百文錢,一個月六貫,一年七十二貫。再加上我表哥那一年兩貫多賠羞錢,也不過七十四貫錢。”

“你從哪兒知道的?”

“這虹橋上下,有我不知道的事?有樁生意,至少能讓您得百十貫錢,您願不願意幹?”

“去撿左藏庫飛走的那十萬貫錢?”

“那些錢是被九天神佛吸進肚裡,磨蛔蟲去瞭,您別想。”

“那是啥?”

“漲價。”

“漲啥價?我這大包子隻賣六文錢,那些窮吃白賴卻仍嚷著貴,我要再漲價,那一籠包子得賣一年。”

“我是說漲羞價。”

“啥?”

“如今啥價都漲瞭,您的大包子原先才三文錢,我表哥跟您定的那賠羞錢卻仍照著兩年前的老價?”

“你若再提這事,我真要惱瞭。”

“我是來幫您漲價,您倒要跟我惱?”

“怎麼漲?你那表哥你又不是不知道。”

“他按月給,便是交足二十年,也才四十貫。我有個主意,包管他老老實實給您五十貫,一回結清,省得絮煩。”

“啥主意?”

“去告他。”

《清明上河圖密碼》